化學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化學工業涉及石化、醫藥、環保、冶金、能源等多個領域,對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國民經濟產業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伴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和沖擊,中國經濟和企業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和挑戰,我國化工企業的發展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風險挑戰。如何讓“走出去”的化工企業在全新的商業投資環境下“走得穩”、“走得遠”成了當下企業者們需要思考解決的重點問題。
2020年8月27日,“疫后中企出海新機遇|沙特化工行業網絡研討會”直播成功播出,特別邀請了中國和沙特相關領域的專家做客中企視訊直播間,共同解讀疫情下中國化工企業“走出去”的新趨勢和面臨的機遇,并圍繞“一帶一路”政策、“2030愿景計劃”等多個領域的焦點話題展開了線上交流。
安永(中國)“一帶一路”咨詢服務主管、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祁志軍,沙特投資部中國區代表艾伊德·艾爾亞米,沙特投資部化工司司長蓋斯·阿爾巴勞依,中國石化聯合會副秘書長龐廣廉,安永(中國)企業咨詢有限公司總監周亮,買化塑供應鏈首席經濟學家楊向宏做客直播間,帶來了精彩的分享和實踐案例。
祁志軍在致辭中表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迅速陷入衰退,疫情對“一帶一路”合作項目造成了一些影響,部分國家的產業鏈環節呈現出相對薄弱的現象,這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新機遇。
據祁志軍介紹,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安永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了海外投資業務部,通過連接安永全球70個國家和地區的專業人才,為企業提供覆蓋海外投資全過程的專業服務。在過去的三年中,安永已經幫助1100余家中國企業擴大“一帶一路”沿線的業務,參與了超過12000個“一帶一路”的相關項目。祁志軍強調,中沙兩國之間,特別在石油化工領域,未來有著廣泛的合作機遇,安永希望能夠更好地發揮橋梁與紐帶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中沙兩方的全方位合作,加速構建互利共贏的中沙合作新平臺。
艾伊德·艾爾亞米在活動中表示,沙特是中國在中東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伙伴,沙特擁有眾多的投資優勢和機遇,對中國的投資者來說是投資目的地的理想選擇。沙特非常期待與中國,特別是在化工領域開展合作,進一步加強合作伙伴關系,推動雙邊投資及經貿的務實發展。
蓋斯·阿爾巴勞依分享了后疫情時代沙特化工行業投資機會及優惠政策,主要介紹了沙特的“愿景2030”及其目標,旨在促進和改善所有投資者的投資過程,創造一個更加多樣化和可持續的經濟體,減少對石油工業的依賴,鼓勵私營企業的發展,改善營商環境,使沙特成為伊斯蘭世界的中心、投資大國和連接三大洲的樞紐。同時,蓋斯·阿爾巴勞依還從沙特的國內市場、原料供給、區域市場的可及性、商業生態系統、低土地費率和水電費等角度分析了沙特投資部可以在投資過程中為投資者提供的優質服務,強調積極發掘中沙經貿機遇,大力拓寬合作領域。
中國石化聯合會副秘書長龐廣廉主要講述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特別是“一帶一路”大背景下,中國化工行業“走出去”的新趨勢和面臨的機遇,通過中國和全球化學工業的最新行業統計數據,詳細介紹了近幾年來化學工業部門的具體發展狀況、外部環境以及投資趨勢。與此同時,龐廣廉還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化工行業的實際案例,對化工行業面臨的機遇及趨勢提供了建設性建議,并為中國化工企業如何“走出去”提供決策參考。與此同時,龐廣廉還表示,沙特是“一帶一路”的節點國家,中沙合作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關于中沙如何更好合作,他指出一方面建立全面的戰略合作關系,另一方面加強區域經濟,此外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重點,加快在中東、非洲、中亞、俄羅斯以及東南亞等地建設海外油氣、假鹽、橡膠等能源資源生產基地和石油化工園區以及境外經貿合作區,營造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等等,推進中沙共建共享共贏。
周亮表示在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各國防控措施升級,導致經濟暫停、貿易減緩,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沖擊。一方面,部分戰略產業存在回流現象,但這并不意味這全球化時代已過去。當下全球產業鏈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融合的局面,區域內合作即將加深,中國企業可以充分抓住這次機會“走出去”。另一方面,他指出,疫情并沒有改變國際產業鏈在中國的布局,反而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新機遇。東南亞是目前中國主要產業轉移目的地,但其承接能力依然有限,低附加值產業轉移必然會出現,這也是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結果。相對其他新興經濟體來說,中國具備了市場、產業體系、基建和人才優勢,有利于中國企業在全新的商業環境和市場下平穩發展。
買化塑供應鏈首席經濟學家楊向宏主要分析了當下我國化工行業的發展趨勢。他指出,當下,我國擁有了世界上最大的產業,是世界上最強的應用大國,但是中國真正在世界上科技領先的領域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的,極少數人重視供應鏈測試,優質原料大部分依賴于進口,基本上可以說外企遏制住了大多數企業的喉嚨。對此,楊向宏對我國化工企業提出幾點建議:大力發展新能源、電子化學品、生態環保;吸引外企來我國投資精細化工化學材行業和新材料;以自主可控為目標,培養可以同臺競爭的本土企業;建立長久的創新研發機制等。